1月24日,今冬西安首场雪终于如约而至。早晨,雨滴变成雪花,西安城南的雪更是从一粒一粒变成一片一片,不负众望的“雪姑娘”终于在春节前翩然而至。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难掩激动的西安市民走出家门,走到户外,赏雪景,拍雪照,享受这独有的雪中浪漫。
“下雪啦,下雪啦!”1月24日早上8时,家住西安市长安区的李女士被孩子惊喜的呼喊声吵醒,拉开窗帘,外面的雪下得纷纷扬扬。
“这场雪预报了好几天,感觉西安温度挺高的,担心下不下来,没想到一大早带给我这么大的惊喜。”李女士说,盼了一个冬天的雪终于来了,她一大早带着孩子下楼,在雪中走一走,用手机记录孩子在雪中奔跑的画面,感觉特别美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到今天的雪景,就想到了这句诗。”家住西安市高新区的周女士说,“雪下得很认真,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是一百分。”
入冬之后,西安还没再次出现过雪天,西安人盼雪的热情到了顶点。那么,今年的雪来得有多晚呢?西安市气象局首席服务专家金丽娜表示:“西安常年城区降雪初日为12月3日,今年初雪直到次年1月24日才出现,确实比较晚。”
那么,西安历史上雪下得最大最厚的是哪一年?金丽娜介绍,西安历史积雪深度最深的降雪为2018年,城区雪深达到了16厘米。
你知道西安最早的降雪出现在何时吗?根据历史资料,有气象记录以来,西安市各区县最早降雪日出现在10月22日(周至1971年)至10月31日(高陵1987年)。主城区最早出现在10月28日(1986年)。
23日夜间起,本轮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正式拉开序幕。根据预报,本轮天气过程中,陕西南部局地有大暴雪,降雪强度或将是同期少见的。其中,陕西有几率会成为本轮强降雪中心。为什么陕西降雪会如此强?气象专家分析称,寒潮从西北地区上游东移南下,陕甘宁等地处于大槽东侧槽前、地面冷锋附近,形成明显的动力抬升。700百帕有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切变辐合,也是利于增强水汽辐合抬升。同时低空850百帕,有来自黄海东海的东风输送和来自南海和北部湾的南风水汽输送带,带来了丰富的水汽。综合多因素,有利于降雪的出现。
陕西省气象台1月24日9时发布了暴雪黄色预警,11时,又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24日11时至27日11时,日平均气温陕北大部、关中北部、秦岭山区下降12~16℃,局地超过16℃,关中南部下降8~12℃,陕南大部下降6~8℃。
根据最新预报,预计25日陕西有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26日全省阴天转多云,陕北南部部分、关中东部、商洛有分散性小雪,秦巴山区东段有小到中雪;汉中东部、安康有分散性小雨或雨夹雪。27日全省晴天间多云。
西安市气象台1月24日16时发布“春运”专题天气预报:预计城区及平原地区25日小到中雪,南部山区大雪,局地暴雪。受雨雪影响,24日晚到25日早晨全市能见度较差。2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将下降8~12℃,预计最冷气温出现在27日清晨,城区及平原地区降至-12~-10℃,南部山区-14~-12℃,28-30日气温持续偏低。另外,24~25日有4~5级西北风。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摄影 强军 邓小卫
截至1月24日14时,陕西交控集团所辖道路除榆林地区晴天外,其余均以雨雾雪天为主。受雨雾雪天气影响,共66个收费站入口管控,128个收费站入口限行。陕西交控集团工作人员撒播固态融雪剂618.8吨,液态融雪剂45.3余吨。出动各类机械设备560台次,组建了涵盖道路养护、机电维修等领域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强化对主要通道、重点枢纽、重点区域及易拥堵路段的运行监测和跟踪调度。各收费站、服务区储备了方便面、馒头、鸡蛋等物资,为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的滞留人员提供餐饮、热水、保暖等基本服务。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1月24日早上,机场慢慢的出现零星小雪,西安机场公司适时启动冰雪特殊天气运行保障预案,动态调整航班,及时开展航空器除防冰作业,严格执行跑道、滑行道和航空器除冰雪标准,确保持续适航。
请广大旅客合理的安排前往机场的时间、路线和交通方式,避免晚到造成误机。如需咨询乘机有关信息,可致电029-96788机场客服热线。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通讯员 陈帅 李宜鹏
西安铁路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成扫雪队,分班次24小时不间断对道岔咽喉区域清理积雪、喷洒防冻液,消除列车运行安全风险隐患。1月24日,铜川、宝鸡地区降雪量较大,铜川车务段对管内5个客运站和15个旅客乘降点的进出站通道、站台进行撒盐,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应急保畅队清扫积雪、铺设防滑垫,做好重点旅客帮扶、退票改签、乘车引导等工作。
西安站启动应急响应,安排24小时应急值班,开齐人工售票窗口,安排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协助旅客“线上线下”办理退票、改签、购票业务。
雨雪低温天气,请广大旅客预留充足乘车时间,合理的安排出行。具体列车运行信息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APP或车站公告查询。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通讯员 刘涛 周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