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科闯无人区|“御剑飞行”梦想如何在“蓉”成真?
发布时间:2025-05-12 07:10:08
近日,由成都视频博主范十三打造的实景飞剑视频在网络“火起来”。视频中,范十三
近日,由成都视频博主范十三打造的实景飞剑视频在网络“火起来”。视频中,范十三只需要用手势发出指令,飞剑就能实现载人飞行,更令人称奇的是,当使用的人在地面奔跑,飞剑还能自动跟随前进……
这样融合科幻与玄幻的飞剑是怎么样打造出来的?这样独特的飞剑为何会诞生在成都?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走进范十三的工作室。
怀揣一颗浪漫的武侠梦想,从西华大学毕业后,虽短暂从事酒店行业工作,范十三终究是选择和朋友一起组建工作室,通过视频让那些武侠书籍、仙侠游戏中的精彩场面变成现实。
这些年来,他们先后打造温度达到2000度,可“削铁如泥”的火焰剑;达到百万伏电压的“雷刃”;线米大刀”,其中,一条“万剑归宗”的视频,更让他们在网络站点平台收获大量粉丝——
在那条视频中,他们用丝线将成千上百把剑绑起来,并通过人工拉拽的方式让这些飞剑形成万剑“齐飞”的效果,让不少网友大呼过瘾,“但其中一些网友的评论,画面虽然好看,但被绑起来的飞剑总是缺少灵动,问我能不可以真正让剑飞起来。”范十三说,这些评论让他有了后来的创意。
“当时我们觉得,要让飞剑飞起来,一种是利用磁悬浮技术,另一种,则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幸运的是,两种技术合作伙伴都能在成都找到。”
范十三说,他们最先联系到磁悬浮技术领先的西南交通大学,“但磁悬浮用于飞剑有两个困难,一方面磁悬浮技术很多内容还处于涉密阶段;另一方面,磁悬浮飞剑需要在地面安装磁悬浮设施,飞剑一旦脱离这一区域,就会掉下来。”
“最大的问题是,飞剑是不规则的飞行器,无人机的涵洞和螺旋桨要安装在哪里才能让剑平稳飞行,此前没有现实的模板可以套用。”范十三说。
于是,范十三找到母校西华大学,邀请学校的实验室共同参与研发,另一方面,他们打造多把飞剑,不断寻找空地进行试验。
为了降低飞剑的重量,让剑可以更容易飞起来,他们选择木材和碳纤维作为飞剑的主要材料,而为了确认和保证飞剑的稳定性和外观的美观,他们经过多次方案调整,最后把涵洞和螺旋桨安装在剑柄的两侧以及剑柄的最下方。
在工作室,小锦看到一把几乎摔碎的“残剑”,“这就是我们第一把实现成功飞行的飞剑。”范十三说,这把飞剑经历多次试验,为他们后来的成功积累下不少经验,但因为初期技术和设计不成熟,它最终在一次测试中从高空落到空地上,从而摔成了碎片。“但它对我们飞剑的最后成功意义重大,所以我们把它的残片收集起来,摆放在工作室的显眼位置。”范十三说。
采访中,范十三特别提到,他和同事们更多是创意团队而非无人机研发的技术团队,所以飞剑最后能成功,更大的原因要归结于成都蒸蒸日上的低空产业上。“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可以在成都方便购买无人机设备和原件,并要求厂家按照我们的设想进行设计和安装。可以说,若不是成都的无人机产业已经相对成熟,仅仅靠我们要让飞剑成功起飞,不知道还要多长的时间。”
“我们虽然已经实现了飞剑载人飞行以及飞剑的隔空击物,但整体效果还未达到我的预期。”范十三说,目前载人飞剑的续航能力还不足,只能带着他飞行数秒的时间,而且因为形状不规则,飞剑很容易在飞行中倾斜,他大部分时间只能蹲在飞剑上。
因此,为了后续拍出更好的效果,他们将载人飞剑送回实验室,逐步加强飞剑的续航能力及稳定性。
另一方面,范十三正探索将无人机集群技术应用到飞剑上,“我们大家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一个手势,就能同时操控数十把甚至数百把飞剑,让网友在我们‘万剑归宗’视频作品下的留言成为现实。”
“我也相信,随着成都无人机产业和无人机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这一情景一定会成为现实。”范十三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科创专班 记者/视频 白洋 李柯雨 黄雪松 魏捷仪 责任编辑 何齐铁
25:0再次震惊世界!中国开始重新定义战争规则和地缘格局!我们还需要警惕什么?
实锤!印度境内发现高度疑似PL-15e导弹残骸,分析称是燃料耗尽或被拦截
10级以上雷暴大风+冰雹!河南73条预警生效中,降雨最大可达80毫米以上
Dynabook 更新 Portégé 和 Tecra 系列商务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