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上午,新研经济学研究院与纵联农业(北京)有限公司、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政策研究、项目建设布局、项目资金申请、产业园污水、净水处理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强区域布局能力,提升经营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新华通讯社办公厅机关党委原副书记、新研经济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海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原书记、新研经济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怀义,新研经济学研究院秘书长王树强,新研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周东际,新研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郑加员,中环联融(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纵联农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海波, 纵联农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中环联(青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如意,纵联农业(北京)有限公司国际贸易事业部总经理吴长东,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允明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并深入交流具体项目建设实施细节,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尹秀丽,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李建等参加。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布局建设的大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这些基地依托现有冷链物流设施群,旨在打造面向高的附加价值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的重大冷链物流节点。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基地在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层次地融合、集群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自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四批将108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重点建设名单,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一举措充足表现了国家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以及推动冷链物流高水平发展的决心。
在此背景下,新研经济学研究院与纵联农业(北京)有限公司、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的建设。这一合作不仅顺应了国家政策导向,也契合了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三方将共同打造一个集冷链物流、食品加工、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加强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网络,为全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次合作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也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以通辽为例,项目建设用地500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亩均投资600万以上;项目内主要建设30万吨的冷冻库,20万平米的食品加工车间和3万平米的商业配套;园区内主营食品生产加工(肉类生产加工分割、农产品、食品加工等),冷藏冷链运输,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品牌孵化,生鲜电商等业务;园区建设完成后亩均税收在30万人民币以上,园内50家头部企业落地,园外200家企业落地,增加就业岗位1.5万人,拉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GDP,年纳税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新研经济学研究院将充分的发挥政策咨询和智库支持作用,纵联农业(北京)有限公司将充分的发挥资金申报和头部企业进驻的组织经营能力,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园区内的污水、净水、大气等自动化处理系统,充分的发挥环保科技优势,共同助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最后,三方代表共同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以兰州、通辽、襄阳、蚌埠、聊城、济宁等市具体建设项目为起点,面向108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发展布局,为实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网络的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现纵联农业对全国招商食品加工公司合作,公司可为食品加工公司定制化建设食品加工车间和生产线以及股权投资,同时欢迎冷链物流公司、国际贸易企业、供应链企业、金融机构洽谈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